登录|免费注册
产品报价|家电排行榜|液晶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厨卫家电|小家电|家电展会|家电经销商|家电维修商|曝光台|美食圈|二手家电|家电论坛
家庭影院

独享不如众享--评达尼子爵1.7落地音箱

现代音响技术【其他】作者:马俊杰编辑:liuhaiyan05年07月18日 16时45分56秒

    接触音响这么些年以来,着实听了不少牌子的器材,也曾经跟踪过某些品牌在不同时期分别推出的系列产品。静下心来的时候,我总会不断地问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究竟是什么因素的存在,使得自己对某些品牌特别关心、特别喜欢。其实,这个情况在发烧友队伍中也是存在的。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三个发烧友坐在一块儿聊天,你凑近了去听他们的谈话,会发现,没有两个人会喜欢同一个牌子的同一款产品(这是基于一般情况下的说法)。假如抛开对某类声音特别喜欢或有特殊原因的因素之外,就个人而言,我比较偏好于那类无论是高中低端产品,或者是不管在哪个时期开发的产品,其平均水平都比较高、质素始终保持在稳定状态的品牌。有些牌子经常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即,在某段时期内,它会莫名其妙地信息全无,而在你以为它就此“沉默”的时候,其往往又会以“惊天地”之势推出某款新产品。如此周而复始。还有一种情况,某类牌子靠“一招鲜”吃遍天下,产品的创意与技术更新度很小。打个比方来说,你去听它的东西,听一款和听十款没什么显著区别。这么一来,问题出现了,你很难去评判它的优劣了。也许,有发烧友会说,你去挑一个喜欢的品牌,再买一款它的成熟产品,这不就解决问题了吗?我倒对此不以为然。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发烧是玩玩的事,很有可能,某位发烧友在已经有了一个牌子的器材后,会抽空再去听听它的新产品。作为厂商而言,如何既维持住自己创下的招牌式声音,又在此基础上在新推出的产品中作一些变化,使之更加具有诱惑力,这才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我的感觉是,如果纯粹要把发烧当作一种赚钱手段而不是以激情为主导来阐释自身声音理念的话,那恐怕就有点悬了。

图1

  说到底,一个品牌就和一个人一样,要知道它究竟怎么样,须时间来帮助验证。我坚信,初听某款器材后得到的感觉与初识一个人留下的印象同样是不牢靠的。所以,循着这个思路,我检索了一下自己的记忆,发现在音箱品牌中,达尼是一个水准始终保持在平衡状态的牌子。尽管它每次送到杂志试音室来的产品并不是都由我来写的,但几乎每一款我都认真听过,且与写手们进行过交流。他们基本上都认为,该品牌的音箱可能不会给发烧友带来惊喜,可有种越听越耐听的气质,它绝大部分音箱的声音具有素朴、平衡、精致的特性,而且还很容易搭配周边器材。有些时候,你如果对一张软件在某几类音箱上的还原效果没有感觉的话,不妨去听听达尼的。说来也有趣,达尼虽从不以“Reference”为推广旗号,可就是让人觉得它真实、客观。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是,达尼做完整的产品系列都是几年磨一剑,而不是为了抢市场份额“急吼吼”推出的。或许,这样的态度反而可以使厂方更加气定神闲,产品也没有了“火气”。

  达尼还有一个为人称道的地方在于,其每个系列都具有清晰的市场定位。尤其是它把高端产品中的技术运用到中端、平价类产品中的速度,可媲美于日本品牌。这在欧美系品牌中是不太多见的。作为丹麦主流的音响生产商之一,达尼不但有着完整的设计、制作队伍,它还特别注重生产过程中的“原厂性”,即各个部件,如单元、分频器部件都要由厂方自己把关,不借外人之手,以利于对成品箱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加强一致性指标。针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达尼一方面加强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与技术升级,另一方面又在销售方式上作改进,如取消区域总代理体制,以降低销售成本,让利于顾客。双管齐下之后,达尼便自然而然地获得了很大的生存空间。有些消费者喜欢根据某类器材的降价幅度来决定是否购买。实际上,这种办法不一定好,关键还是要看产品的技术、声音与价格的比例,再结合品牌因素加以综合考虑,这才是最保险的。

一个设计宽泛,对应Hi-Fi、AV的系列

  在以往达尼推出的产品系列中,它都有明确的功能指向与概念定位,如旗舰系列(Megaline Series)注重展示达尼的技术深度;皇朝系列(Euphonia Series)则以不计成本的开发理念树立达尼新的音响典范;皇家系列(Grand Series)专门对应高端市场,每一款均具有顶级配置;皇太子系列(Royal Series),是达尼将驰名音响界的Royal Menuet改良后拓展出的一个系列,它是该品牌在制作工艺上的一次突破;皇太子70系列(Evidence series)注重将体现音乐内涵与先进科技之间的结合,整个系列十分注重全面表现;爵士系列(Blue Series)是一个移植了高级产品技术的多声道系列,它在箱体设计、单元配置,以及每套组合的和谐度方面,均有良好的创新概念渗入其中,而且该系列的高性价比设计取向也令不少发烧友对它青睐有加;钢琴系列(Piano Series)专为最高端市场度身定做,特别适于那些既讲究声音高品味又钟情于音箱外形的超级玩家。该系列乐器级的制作工艺与毫不妥协的发烧精神,是达尼的又一里程碑作品。

  除了上面这些系列外,达尼还有迷你类的三重奏系列(Trio Series),配合其多声道系列工作的有源超低音系列(Subwoofer Series);兼容性良好的雅仕系列(AXS Series);时尚漂亮的优雅系列(Elegance Series)。

    细数一下,达尼的这十一个系列产品,已覆盖了Hi-Fi、AV的使用范围,这就使人不禁要问:子爵系列(Suite Series)的开发背景与自身定位是什么?显然,仅从功能性来说,前面十一个系列已完全能够兼容了。子爵系列到底是对达尼产品大家族的一个有益补充呢,还是它承载着某些特别的创意设计。依我的看法,这两点在该系列中兼而有之。

图2

  子爵系列集Hi-Fi、AV使用功能于一身的这个特性并不是该系列的最大卖点,重要的是,它的亮点集中在对多声道Hi-Fi音效的还原上。虽说要在达尼的多个系列中选出几套同样能表现多声道Hi-Fi与AV音效的系统并不难,但从完整性角度来说,它们都有频宽上不够完善之处,尤其是SACD、DVD-Audio这两种格式对讯源及音箱的频响指标的要求非常严格,任何播放或还原器材中的还原瓶颈存在,都会妨碍它展现超级高频的魅力。至此,读者就不难明白,子爵系列的设计背景是:它不但可适用于多声道的SACD、DVD-Audio的还原,又能作为高层次、高清晰度的多声道影院系统来用。在设计时,达尼朝着子爵系列中之任一款既能“单打独斗”,又可“团结一致”的目标努力。这就为用户的选择带来了方便:只需要两声道的玩家,可以根据周边器材的配备情况来选合适的落地箱;而欲组建多声道系统的朋友则可以初尝SACD或DVD-Audio格式的迷人音效。因为在设计阶段即考虑了两种使用功能,所以对子爵系列而言,拆零使用或组合使用时,其一致性与和谐性都是有很大程度保证的。子爵系列的上市,说明达尼的市场策略非常具有前瞻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基于SACD与DVD-Audio格式的竞争态势还未见明朗,所以一些讯源生产厂家都迫不及待地将这两种格式搭载至DVD播放机中。尽管因目前的多声道音频软件还并不十分丰富,但我觉得,即便是无法将类似子爵系列这般“宽频”产品的功能用尽,听听两声道超级音频效果也不失为一件享受。此外,对于高取样频率录制的软件,这一类系统也要较传统产品表现得更加细腻、传神。此外,子爵系列也秉承了达尼产品一向不特别难侍候的特点,即使多声道功放的输出功率小一点,照样可以把它们推得有滋有味。性能指标突出,终端售价又不脱离大众路线,相信这个系列会取得很好的市场成绩。

丹麦工艺

  兴许是国人向来比较欣赏锦上添花的缘故,我总觉得有一些虽说声音还算不错的国产音箱,其造型却总予人一种复杂、繁琐,甚至有画蛇添足的毛病。可能有人会说,音箱是用来听的而非用来看的。这话是对的,可是我个人以为,去买一对音箱回来作赏乐之用,最好能将视觉效果与功能效果统一起来。想想吧,一对声音不错的音箱如果外表没有气质,时间一长的话,用家的感觉不会好到哪里去。作为一家丹麦音响大厂,达尼的产品设计与该国木器的风格相吻合:简单,讲究细节处理,制作认真。

图3

  正如读者在杂志中看到的那样,本文的主角——子爵1.7有着再“平淡”不过的外表了:前障板上布置着三个单元和一只回音孔。当然,这只是一个局部,要整体来看,这款音箱就会显露出一种返朴归真的美感了。子爵1.7有一个弧线型的箱体,从正上方看,其呈前宽后窄的开放型结构。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更大的内部空间,同时,也可以借助这个不规则的造型将箱内驻波影响降至最低程度。此外,在这个弧型箱体中,达尼还专门分隔了两个独立的箱室,供双中/低音单元的使用,以便使低频具有更加理想的动态感与凝聚感。子爵1.7的底部处理也很到位,它有一个特制的底座附在箱底,它能起到抑振的作用,一般使用环境下,用户可不必再额外用钉脚或低型脚座来为这对音箱作避震处理。比子爵1.7要大许多的子爵2.8,以及子爵S1.2超重低音音箱同样用了这种设计。其实,以子爵1.7本身28斤左右的自重,再加上它的相对小巧的外形,其本身已具有不错的抑振性能。实听时,大动态下它的稳定性依然不错。这对音箱最外层的外饰部分,贴覆的是达尼专利的横纹金樱桃木皮,给人一种文雅的感觉,这样的外饰风格不仅与箱体造型,还与它的声音特性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么一来,子爵1.7就有了看似简洁却不单调的丰富视觉内涵。不作过多的装饰,这的确是丹麦音响产品的一大特色。

  子爵1.7采用三分频三单元低音反射式结构,其高音部分使用一只1"丝膜球顶单元,中低音部分使用两只5"涂覆有胶体材料的纸振膜单元(整个子爵系列中的音箱均配制同类型单元)。经常喜欢动手拆拆器材的发烧友都会知道,国外某些大品牌,即使使用很平常的元器件配置,也往往能做出性能、效果相当不错的产品来。说得好玩一点,这是“清水变鸡汤”的魔力,实际上,这还是与技术实力有很大的关联。子爵1.7仅就单元配置的级数来看,似乎是较为普通的,不见有何明显的“加料”痕迹。我猜想,在纸质振膜的外面涂一层专用的胶质材料,既是为了提高振膜的刚性,使其具备更加良好的张力,又是为了增强它对大动态信号的承受力。写到这里,我忽又想到,是不是用这种方式能更加好地将纸盆单元的特有效果作最大程度的保留呢?由于现代音响重放的范围与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本质意义上的纸盆单元在响应速度或功率承受性方面会显得落伍。据我的观察,目前许多纸盆单元尽管内核是“纸”,但它里面也往往掺杂了许多其它纤维类的材料,以增强牢度与韧度;另一种即是象达尼这般,用涂覆材料来改进、提高纸盆单元的性能。用在子爵1.7上的两只中低音单元都使用宽型橡胶折环,其中心处采用无防尘帽设计,这样就能更大程度地使有限的振膜面积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来。那只高音单元也是比较常见的,这里不再多作介绍了。

    象子爵1.7这般的音箱光看是看不出多少名堂的,它就像一介平民一样,无甚值得大侃特侃的卖点的。然而,正是它表面上的平平常常会使你在主观试听后得到的印象之间形成很大的反差。后者可以清晰地证明,即使是出身名门的“平民化”器材,它同样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性来。 
声音表现全面,有大家风范

  试听子爵1.7这类的音箱,我比较偏向于用双声道方式。正如我们尝一口汤就可知道整锅汤的水准一样,如果两声道效果已经可以令人满意了,那么多声道音效也自然不在话下了。鉴于这对音箱有着亲民化的风格,我在搭配时也没多考虑,只用了试音室现成的放大源与讯源:柯颂的V6i功放与SONY DVP-550 DVD/SACD播放机。

  我选了两张自己十分喜欢的CD来作为试机碟:一张是卡桑德拉·威尔森(Cassandra Wilson)的《traveling miles》(Blue Note 7243 8 5412325);另一张是克里斯蒂娜与劳拉(Kristina & Laura)的《AMOROSSO》(Canyon International PCCL-00527)。在当今爵士女歌手当中,卡桑德拉是一个挑大梁的人物,其黑人血统和音乐天赋给予了她的音乐感觉和她的演唱一种浑然天成的气质。在嗓音上,她综合了比莉·荷利黛、莎拉·沃汉、埃拉·菲茨杰拉德的厚实,和她们那带有浓重鼻音的标识性风格。《traveling miles》是录音名厂Blue Note的作品,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该品牌出品的CD,都刻意追求LP效果,音色温暖、开扬。子爵1.7的声底本来就较为厚重,因而,在还原此CD时,显得十分驾轻就熟,让我听得很投入。

  开大了音量听,子爵1.7的分析力着实了得,卡桑德拉的声音确实磁性感强烈,这种音色倒也不见得是歌手刻意为之的,而是一种本真的流露。子爵1.7播此碟时,有一种相当难得的从容感,不疾不徐。在定位感方面,这对产品是非常出色的,它的定位不属于纤毫毕现的类型,相反,却有着一种“隐隐约约”的效果。也许我这么说会引起读者的疑惑,我真正的意思是,它很内敛,不将音像位置作主观上的前倾,仅为达到定位感而采用“加强”定位感的做法。以往,有不少音箱在这一环节上过于着力,产生一种表面上活灵活现,实则却很不耐听的情况。我把这种现象归结为“精确的失真”。听子爵1.7的演绎,氛围轻松,音乐味浓郁。卡桑德拉也是那类喜欢与自己较真儿的实力歌手,她基本上要筹备一到两年的时间,而且还要在自己有感觉的前提下,才会考虑出新片。今天这张碟要比她上一次《新月的女儿》在制作上更加精良。举几个例子来说吧。首先,配器形式更加简单,基本上只用传统的三件套,子爵1.7在人声比例与伴奏乐器比例的还原上,做得很出色,富有质感的嗓音与玲珑的钢琴声、弹性迷人的倍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其次是细节更加丰富。对于这一环节的还原,子爵1.7会给出一份让人遐想的效果,比如琴声的尾音,歌手轻吟浅唱以渐弱的方式慢慢从空气中消弥的效果。我想说,聆听这种小细节的整个过程让听者会很享受,因为它是整首曲子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听音时“遗漏”了这些内容,会有不完全的感觉。最后一点是,《traveling miles》在制作上追求精良化的倾向从还原中可以明显地听出来,每首曲子在音乐上有种很光滑、很雅致的味道,它象百合花一样,不是一下子就发散出香味的,而是一阵一阵释放出来的。子爵1.7对那种内涵的拿捏显得很有分寸感,不在“第一时间”给予淋漓尽致的发挥。尤其是在对小动态音效的还原中,子爵1.7具有达尼高端产品的气质:背景干净,音色柔和,整体走向平衡,声音象是上过了一层釉彩般的光滑,凝聚感效果极为出彩。从对此片的播放中,我还感觉到,子爵1.7的声音是十分中性的,这同样是高级产品的风采。靠“制造”出来的甜、媚的音色效果往往不足以使人长久聆听,说不定随着时间的增长,听的人还会讨厌这种效果呢。对于一个以重播SACD、DVD-Audio为己任的产品系列来说,子爵1.7的中性是让我们用耳朵来“参考”这两类格式高质素的重要前提。V6i的功率尽管比V8i要小,但已经可以把子爵1.7推得舒舒服服了,两者结合在一起时,彼此之间协调得很。当然,从这一侧面又可印证出达尼音箱不挑剔周边器材的优良特性。

  子爵1.7的集稳重、细致于一体的个性,在重播《AMOROSSO》一片时,更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克里斯蒂娜与劳拉是一对近年来涌现出的大提琴演奏的“姐妹花”。虽然她们均受过严格的古典音乐训练,但两人绝不固守一域,频频出击,在流行、爵士乐界也获得了不俗的反响。《AMOROSSO》的录音由日本著名的唱片公司佳音担纲,它们擅长于制作一些具有发烧水准的CD,本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用子爵1.7听,这张唱片中的大提琴音色比较对头,由于没有人工的粉饰痕迹,大提琴的厚度与形体感有很大的原味性。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听过的几张冠以“发烧级制作的大提琴”CD片,其中的琴声不仅严重失真,声音还有挥之不去的粘滞感,徒有“厚”的表面倾向。真让人搞不懂,这种录音竟然还是发烧的。当一阵阵温暖、充满柔情的琴声从子爵1.7中流泻出来时,聆听者会受到一种感染:音乐的魅力让人无法抵挡。克里斯蒂娜与劳拉在演奏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不煽情,注重挖掘作品中蕴藏着的内涵,琴声有从始至终的稳定感与内在张力。增大功放的音量后,片中的诸多细节,如擦弦感、手与弦的触碰声等一一得到了放大,让人有种置身于现场聆赏的真实感。如果有发烧友要找一张CD来测这对子爵1.7的实战效果的话,我推荐《AMOROSSO》。据我的感觉,这对音箱有这几个特长:一是深度解析力不错,正如我在前面说的那样,它不会“制造”表面的热闹,只要是讯源能解读出的信息,它都可以描述出来;二是在声音走向上不夸张,音箱自身的主观痕迹很小,有监听级的质素;三是综合能力较高,没有只适应于某类特定软件的播放这个局限性存在。虽说达尼并没有为子爵系列开出一个高端的零售价格,但由子爵1.7的实战水准可以看出,该系列能够与同门的高端产品一较长短。在试听两声道Hi-Fi效果后,我用了几张动态效果片专门对子爵1.7作了“专项测试”,其音效依然经得起挑剔,这更让我坚定了自己前面的想法:子爵是一个同时胜任多声道又擅长于表现Hi-Fi的、设计宽泛的产品系列。

结  语

  把好的东西介绍给读者,这是写手的首要任务。当我有机会听到达尼的子爵1.7后,觉得它“好吃又大碗”,于是欣然推荐出来。这对产品在声音上象多棱镜一样丰富,也许,我此次的试听只接触到了它一部分的光采,而更多的,需要您自己去亲自鉴赏。

返回家庭影院首页
热词